曝光时有受光部分和未受光部分,而显影液则作用于整个感光层表面,然而为什么只有显影中心处的卤素银被还原成银呢?这是因为在显影液中加有化钾,它在溶液中电离出Br-。其配方是:硫酸钠250克无水亚硫酸15克醋酸45毫升iE15克水加至1000毫升硫酸钠定影的化学反应:因Na3[Ag(S203)2]和Nax都溶解于水,因而达到显影目的。显影中心是银原子,它不可能吸附BI-,只有Ag+的地方才会吸附它。因此,除了显影中心外,都被Br-所包围,而形成负电屏障。这样,显影离子便从显影中心的缺口处进入晶体,而使卤素银还原出银。
显影完毕的片子,能清楚地看到影像,但稳定性差,见光后会消失,如果存于显影液中,那么片子就会无任何图像,因此,就要用化学采用必要的处理才可达到要求,这个处理过程叫做定影。3D曲面玻璃的曝光显影技术的优势在于:在玻璃表面有极高的解像力,利用曝光显影工艺正好可以解决遮蔽油墨不能通过传统印刷解决的问题,具有精度高,量产性好,良率高等特点,采用曝光显影技术,遮蔽油墨可控良率可达90%以上。定影的作用是把感光片上未受光和未受显影液作用的卤素银溶解掉,只保留已还原的银原子。因此定影剂要求能溶解卤素银,而不破坏已还原的银。属于这样的药剂有很多,但有的有毒,有的能使底片染色,所以通常用硫酸钠(Na2S203)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采用硫酸铵[(NH4) 2S203]。
这个过程开始于胶片感光层在照相机或拷贝机中的曝光。潜像形成的原理无论是在照相机、照排机或扫描仪上,当经过正确的曝光量下曝光后,总是在感光片上形成一些所需的图像。感光层内生成潜影,潜影不可见,但在受到曝光的部位形成了初始的显影核,在显影化学药剂的作用下,这些显影核会很快由卤化银还原为金属银和离子,银引起胶片的黑化。工艺过程参数(显影剂浓度、显影液温度、显影剂在胶片表面的运动状况以及显影时间)必须保持稳定,以保证非曝光位置不发生黑化现象。显影后,仍有未显影的感光物质存留在感光层中。在定影槽中,这些物质从感光层中溶解出来。这样,负像才能具备光稳定性,重新置于日光之下时其黑化状态才能不变。在随后的水洗过程中,清洗掉胶片中残存的定影物质及定影剂。负片经干燥后即可进行后续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