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鸿章的奏折可知,在青岛的军事防御设施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晚清中国北方海防系统的一部分。而在胶澳建造的每座建筑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大铁码头就是专1供'下雷轮船'装卸水1雷、上煤运械而建造的海1军码头。栈桥是青岛早的军事人工码头建筑[7] 。该码头原称谓很多,有海1军栈桥、前海栈桥、南海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1905年前后,商货运输移至青岛大港,栈桥遂成为船舶检疫、引水码头。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衙门桥'长100米,宽6米,亦称'蜗牛桥'。这两座码头都是中国工程师自己设计的,是青岛早的码头。
词目:浮桥拼音: fú qiáo注音: ㄈㄨˊ ㄑㄧㄠˊ英文:pontoon bridge词义:桥面由平底船支承的桥引证解释指在并列的船、筏、浮箱或绳索上面铺木板而造成的桥。《东观汉记·吴汉传》:“﹝ 田戎 ﹞据浮桥于江上, 汉 锯绝横桥,大破之。” 唐 贾岛 《寄乔侍郎》诗:“大宁犹未到,曾渡北浮桥。”《尔雅·释水》“天子造舟” 宋 邢昺 疏:“言造舟者,比船於水,加板於上,即今之浮桥。泉州浮桥北宋皇佑初年(1049年),泉州郡守陆广造舟为梁,名曰“履坦”,一名“浮桥”。”《前汉书平话》卷下:“半夜前后,河水长十分,溢满 长安 浮桥。” 茅盾 《锻炼》二一:“但如果把这四条小船连接起来,作为一道浮桥,直达那倾斜的河滩,那就有办法。”民国以来,柳江上还搭建过几次浮桥,但全都命运多舛,它们不是被洪水冲垮,就是被强行拆除。直至解放后,1950年,柳州市政府拨款修建了一座新浮桥,一直使用到1968年柳江大桥通车后才被拆除。 40年来,柳江江面上的大桥层出不穷,而且一座比一座美观、大气,但是,在“老柳州”的心底,美亲的还是浮桥。同栈桥在一条南北直线上的这条路是中山路,它是青岛中山路市一条老商业街,有着100多年的历史。那是有生命的桥,它见证了柳州人的日常生活,它随着柳州人的喜怒哀乐而荡漾,是秀丽江面上一道纯美的风景。如果采用斜拉桥和悬索桥,投资会大大提高,浮桥的优点是建设容易,投资少。系里一位去过美国老师回来跟我们提过美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每个工程项目都需要得到纳税人的同意,纳税人不同意就不能建,所以那边路桥建设及养护大都以实用为原则。就是能用就行了,搞那么花里胡哨的干嘛。许多地区在建造永1久性桥梁以前,总要先造浮桥,以便摸索并了解水情,然后再寻求合适的永1久性桥型,前述洛阳桥是一例。但是美国也不乏宏伟的交通工程啊,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金门大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