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我国光伏玻璃产品自给率超过98%
9月26日,工信部发布《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专家解读系列文章之五:准确把握原材料工业“三品”方案的内涵与实质,其中提到,当前,我国已建成全球门类最全、品种与产量规模第一的原材料生产和研发体系,产业实现了飞跃式发展,规模优势不断加强,钢材、铝材、光伏玻璃等产品的自给率超过98%,有效保障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
原文如下:
《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专家解读系列文章之五:准确把握原材料工业“三品”方案的内涵与实质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原材料工业“三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围绕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提出了9项重点任务和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建设3项重点工程,这对于我们建设材料强国,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实施原材料品种培优工程推动产业向创新驱动转变。原材料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是支撑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基石。然而,目前高端新材料与绿色材料的品种与国外仍有差距,需要强化对产业的支撑能力。因此,《实施方案》提出了“优化传统品种结构”“丰富新材料品种”“发展绿色低碳产品”等政策,为原材料产品向高端化迈进提供了方向。
当前,世界各国十分重视材料产业发展,大部分均明确了相关发展规划或研究方向。如美日欧作为全球高端材料领域的领跑者,在高温合金、碳纤维及复合材料、新型显示材料、新型能源材料、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稀土新材料、石墨烯等方面纷纷出台了专项政策。中国作为材料产业大国,也出台了不少文件,尤其对新材料产业发展给予了厚望。特别是这次《实施方案》重点指出的,如高温合金、高性能特种合金、稀土功能材料、生物基和生物医用材料等关键基础材料,以及需要培育的石墨烯材料、量子材料、智能材料等前沿材料品种的发展方向,符合国内产业发展规律,更是引导企业通过创新驱动,有利于材料品种向高端方向优化。